新一股冷空气袭来!北方大部分大降温。南方则遭遇“倒春寒”和强对流的“双连击”。
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,江淮、江汉、江南等地的最高气温仅有10℃上下,潮湿阴冷的感觉十分强烈。
预计4月2日至5日,江南、华南及贵州等地雨势将再度加强,迎来新一轮强降雨过程。
期间,湖南南部、江西中南部、福建西南部、广西东部和北部、广东中北部等部分地区有暴雨,局地大暴雨,并伴有短时强降水和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(最大小时降雨量20~40毫米),累计降水量有100~150毫米,局地可达200~240毫米。
最强降雨时段为2日至3日,强降雨位于江南南部至华南中北部一带;4日至5日,强降雨逐渐南压至华南中南部,降雨强度减弱。
受降雨影响,湖南南部、江西西部和东部、福建西部和北部、广西东北部和中部、广东西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地质灾害气象风险较高,其中,湖南西南部、广西东北部、广东西北部等局地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高,需加强次生灾害防范。
一边是水,阴雨绵绵;一边是火,连续干旱。据中央气象台最新消息,未来一周,四川南部、云南等地仍无降雨,气温偏高,森林火险气象等级维持较高状态,需继续做好森林防火和抗旱救灾工作。
四川西昌突发森林火灾造成19人遇难。
图片来自人民日报
近期气象条件对农业生产不利,强对流天气已造成经济损失。
3月21-23日,福建、湖北、贵州、江西、湖南、浙江等地部分地区出现7到9级雷雨大风,累计农作物受灾面积12131余公顷,据不完全统计农业经济损失9916余万元。
今年进入春季以来,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建水县气温持续偏高,降水较少,农作物遭受旱灾的形势日趋严峻,发生人畜饮水困难,农作物受灾196.66公顷,成灾133.33公顷,预计造成直接经济损失772万元。
3月21-25日,福建、广西、贵州、湖南、江西、云南、浙江、重庆等地部分地区出现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,蔬菜、烤烟、茶叶、秧苗、玉米苗、辣椒苗、油菜、胡豆、食用菌、西瓜、芒果树等经济林果受灾,受灾面积23253余公顷,据不完全统计农业经济损失25717余万元。
3月21-25日,湖南、江西、广西等地出现暴雨洪涝灾害,油菜、水稻、玉米、早稻等作物受灾,受灾面积2164余公顷,据不完全统计农业经济损失1639余万元。
图片来自中央气象台
鉴于此,各地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,结合墒情、苗情,做好田间管理,提前采取措施,北方注意防范大风降温对冬小麦、果树、设施农业和春播生产的不利影响,南方注意库塘蓄水,保障春耕春播用水需求。
▪北方冬小麦已进入快速生长期,水肥需求增加,合理灌溉、施肥,促进小麦幼穗分化,同时加强小麦条锈病等病虫害的监测防治。
▪西北地区注意趁墒适时春播,加快春播进度。
▪东北地区可利用晴暖天气提早开展春耕备耕工作。
▪西南地区要做好冬小麦、油菜田间管理,缺墒地区及时灌溉,并做好一季稻、春玉米、马铃薯、烤烟等播种和苗期管理。
▪长江中下游地区注意加强油菜水肥管理,促进其产量形成,降水偏多地区注意及时清沟理墒,排湿降渍,并加强油菜菌核病的监测与防治。
▪江南、华南早稻区注意避开降水时段,抓住“冷尾暖头”,抢播早稻,已播秧田加强管理,做好育秧温棚加固保温,前期受灾秧苗及时进行补种。
预计未来10天,受冷空气影响,北方气温起伏多变且升降幅度较大,江南华南等地多雨并有强对流天气,对果树开花、北方部分冬小麦孕穗和南方早稻播种育秧不利。
而未来11-20天(下下周左右)
▪江南、华南、西南地区大部等地降水接近常年同期,其余地区较常年同期偏少3-5成;
▪新疆、青藏高原东部及云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1~3℃,利于春播和春播作物生长以及夏收粮油作物产量形成,云南中部可能发生干旱;
▪华北北部、东北、江南、华南等地平均气温较常年偏低1℃左右,对春耕春播略有不利。
今年的天气也是个“谜”,会否对农业丰收有所影响,再加上今年的病虫害也是一个偏重年份,会否对粮食安全带来影响。已于27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为我们做了解答。
这次发布会的主题是:防范气象灾害风险保障春耕和复工复产。
中国气象局中央气象台副台长魏丽表示,寒潮天气发生在3月下旬,也正是春耕春播最关键的时候。今年以来我国整个气候呈现的特征是暖湿比较明显,气温偏高,降水偏多,是1961年以来气温第二高的年份。预计4月到5月暖湿特征还会持续。
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气候服务首席专家周兵表示,自1951年以来,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每十年上升0.24℃。气候变化在改变着水资源分布与降水特点、降水强度的变化,会使得区域洪涝形势发生变化,甚至出现干的地方越来越干、湿的地方越来越湿的局面。
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表示:
夺取粮食和农业丰收,既要抗旱防涝,也要防病治虫。据我部监测和专家会商,今年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害总体是呈偏重发生态势、程度可能重于上年,威胁玉米生产的主要是草地贪夜蛾,威胁水稻生产的主要是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,威胁小麦生产的主要是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、白粉病。
温湿条件直接影响农作物病虫害的发生发展。今年冬季暖湿气候,造成小麦条锈病的越冬基数比较大,随着气温回升,流行进程加快,目前小麦条锈病已在9个省发生了1300多万亩,是近10年来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。刚才气象部门也介绍了4、5月份江淮、黄淮地区雨水偏多,可能会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。小麦白粉病现在也有不同程度的发生,夺取今年的夏粮和全年粮食丰收,防病治虫的任务十分繁重。
农业农村部按照早谋划、早监测、早准备、早防治的思路已经采取了一些防控措施。
一是提前做好防控准备。已经下发了小麦条锈病、赤霉病、草地贪夜蛾这些病虫害的防控预案,提前预拨了14亿元的防控资金,支持各地提前做好防控物资的准备。
二是加密监测预警。启动了重大病虫发生动态网上直报,实行每周一报,重大病情随时报告,及时发布预警信息。
三是精细指导服务。我们分病虫制订了防控技术指导意见,及时筛选推荐28种草地贪夜蛾的防控用药,近日又派出了司局级领导带队的工作组和专家指导组,赴病虫重发区开展巡回指导。
四是搞好应急防治。组织各地开展了病虫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,目前小麦条锈病已经累计防治了1800多万亩次、草地贪夜蛾累计防治了190多万亩次,基本上做到了应防尽防,一些地块已经防治两遍以上。
3月17日,国务院常务会议已审议通过了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(草案)》。农业农村部将认真按照条例要求,压实属地责任,落实防控措施,坚决打好“虫口夺粮”攻坚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