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单1403
当前位置:首页 > 产品世界 > 东北区域
德单1403


审定编号:国审玉 20216178    蒙审玉2017020号   (冀)引种〔2021〕第1号    辽农农〔2021〕42 号   (晋)引种〔2021〕第4号  



品种主要性状:



幼苗叶鞘浅紫色,花药浅紫色,株型半紧凑,成株叶片数21片。果穗筒形,穗轴红色,籽粒黄色、马齿。西北春玉米区,籽粒容重748克/升,粗蛋白含量8.20%,粗脂肪含量3.76%,粗淀粉含量74.81%,赖氨酸含量0.30%。内蒙古中晚熟区籽粒容重755克/升,粗蛋白9.39%,粗脂肪3.54%,粗淀粉74.02%,赖氨酸0.29%。





主要栽培措施:



西北春玉米区:每亩种植密度5500株左右,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,新疆地区根据当地种植习惯合理种植。



内蒙古中晚熟区:每亩适宜密度4000-4500株。选择土层深厚、土壤疏松通透、耕层有机质和速效养分含量高的地块。科学肥水管理,增施有机肥,1000-1500千克优质农家肥作基肥,施底肥二铵20千克/亩,在拔节期施尿素20千克/亩。适时收获可增加粒重,提高产量和品质。



适应性:



西北春玉米区:2019-2020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920.4千克,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.6%。2020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1018.4千克,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.4%。接种鉴定,高感大斑病,感丝黑穗病,中抗茎腐病,高感穗腐病。



内蒙古中晚熟区:2014年参加中晚熟组预备试验,平均亩产943.0千克,比对照增产5.94%;2015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935.4千克,比组均值增产7.12%;2016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858.2千克,比对照增产11.03%。接种鉴定,抗大斑病(3R),抗弯孢叶斑病(3R),抗丝黑穗病(4.8%R),抗茎腐病(7.6%R),抗玉米螟(3.2R)。



适宜种植区域:



适宜在西北春玉米类型区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大部分地区、鄂尔多斯市大部分地区,陕西省榆林地区、延安地区,宁夏引扬黄灌区,甘肃省陇南市、天水市、庆阳市、平凉市、白银市、定西市、临夏州海拔1800米以下地区及武威市、张掖市、酒泉市大部分地区,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乐市以东地区、北疆沿天山地区、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区;内蒙古自治区≥10℃活动积温2750℃以上地区;张家口市的宣化区、下花园区、万全区、桥东区、桥西区、经开区、怀来县、涿鹿县、怀安县、阳原县、赤城县、蔚县的适宜区域,承德市的宽城县、兴隆县、平泉县、承德县、滦平县、隆化县、双桥区、双滦区、开发区的适宜区域,秦皇岛市,唐山市,廊坊市,保定市的满城区、徐水区、安新县及以北区域,沧州市的青县、任丘市;辽宁省除东部山区和大连市、东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区;山西省忻州市、晋中市、太原市、阳泉市、长治市、晋城市、吕梁市平川区和南部山区种植。



适宜种植季节:



适宜播期为4月20日至5月10日。



 



西北春玉米区:2019-2020年参加西北春玉米组绿色通道区域试验,两年平均亩产920.4千克,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.6%。2020年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1018.4千克,比对照先玉335增产4.4%。接种鉴定,高感大斑病,感丝黑穗病,中抗茎腐病,高感穗腐病。


内蒙古中晚熟区:2014年参加中晚熟组预备试验,平均亩产943.0千克,比对照增产5.94%;2015年参加中晚熟组区域试验,平均亩产935.4千克,比组均值增产7.12%;2016年参加中晚熟组生产试验,平均亩产858.2千克,比对照增产11.03%。接种鉴定,抗大斑病(3R),抗弯孢叶斑病(3R),抗丝黑穗病(4.8%R),抗茎腐病(7.6%R),抗玉米螟(3.2R)。